“一老一小”携手传承传统文化之绒花非遗手工制作活动
发文单位:本站原创   作者:lantian  更新时间:2024/8/10 16:54:23   浏览次数:59

为响应“一老一小”关爱政策,促使社区青少年携手老年人同学共进,加强社区老年人手机使用能力,传承绒花非遗文化,丰富老年人和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,87日,蓝天关怀驻夏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“一老一小”携手传承传统文化之绒花非遗手工制作活动。

绒花制作技艺源远流长,起源于唐朝,盛行于明清时期。它采用天然蚕丝和铜丝作为主要原材料,经过独特的工艺处理,制作出栩栩如生的花朵。在制作过程中,绒花匠人们巧妙地运用剪裁、缝合和塑形等技巧,将熟绒和铜丝相结合,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。

在活动开始之前,社工先回顾上节课堂老人学习智能手机的内容,青年志愿者指导老人重温手机拍照,拍视频,查看照片,微信发消息,视频通话,发朋友圈等操作步骤。

接着,社工展示了扭扭棒这一类似的技艺。扭扭棒,也被称为“柔性铁丝”,是一种具有柔韧性和可塑性的手工艺材料。它由外部的绒毛层和内部的金属丝层构成,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弯曲、扭曲、缠绕和剪切等操作,创造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作品。

社工向大家展示和示范了用扭扭棒制作的向日葵花卉步骤。每个参加者在社工和青年志愿者的指导下,开始制作向日葵,从黄色花瓣、棕色花盘、绿色叶子以及花茎开始“扭”,然后用热熔枪将它们巧妙地拼接在一起,最后用胶带固定花茎,一朵标准的向日葵就这样完成了!参加者的创造力和手工技巧让人惊叹,每个人都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。

随后,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完成了绒花作品拍照、编辑文案、发圈。

本次活动,通过“一小一老”的助老方式将智能手机学习和非遗绒花传承的结合推展,不仅帮助了社区老年人加强了智能手机使用,同时弘扬了青少年助老爱老的志愿奉献精神,且传播了非遗绒花文化,让他人感受非遗的魅力。